犍为“兄弟”黄荆树

黃荊,一種低矮叢生灌木,生命力強盛,多生長在南方。它枝條柔軟,可編籮筐,或當柴火燒等。古代有“負荊請罪”的美談,現代有“黃荊條下出好人”的説法。

俗話説千年的黃荊難成樹。而在犍為縣鐵爐鎮文池村三組,卻有兩株虯枝斑駁、高大挺拔的黃荊樹,當地人稱為“兄弟樹”。
傳説,東漢末年,民不聊生,爆發了“黃巾軍”農民大起義。這次起義在反動統治階級的殘酷鎮壓下,一小支義軍轉戰到四川境內,途經此地,專門從山上挖來了兩株黃荊樹,栽植於此。一方面取“黃荊”與“黃巾”同音之意;另一方面寓意“黃巾軍”如同黃荊樹一樣,具有極為頑強的生命力,以此來紀念這次“黃巾軍”大起義……

千百年後,這兩株黃荊樹歷經風雨,竟然長成了參天大樹。兩株黃荊樹間隔2.53米,稍大的一株高約17.3米,直徑約0.86米,樹圍約2.53米,剛好是兩樹的株距。稍小的一株高約12.3米,直徑約0.66米,樹圍約1.73米,剛好是大樹高度的十分之一。
可惜的是,1987年,一場大雪把兩樹的枝頭各壓斷了三米多。要不,我們現在看到的黃荊樹將更高一些。可喜的是,近年來,當地政府及羣眾已經把這兩株黃荊樹作為珍貴植物而加以保護。